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18章:开元十五年
    没有战争的时候,安江顺便彻底沉静了下来,从北海城回来,安江顺从霍宗哪儿得知在他离开后有好几个派系的信使说客来镇守府找他,然而全部碰壁了。

    宫里几个实力比较强的嫔妃也派出了信使或者家里人来到渤海求见李月婵或者安江顺,打着联络亲情的旗号想要获得李月婵安江顺两人的支持让他们上位。

    这些人全部被霍宗以侯爷不在府上,公主正在安胎不方便见客为由打发了,一些信使不甘心就在渤海城内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每日都派人在各个城门候着等安江顺回来,等了一两个月还是没见到安江顺这才不甘的离开渤海南下复命。

    根据霍宗的观察啊,这段日子,镇守府附近的暗探明显多了不少,随着镇守府不管是大门还是侧门从未打开,安江顺也不回来,各路信使逐渐离开,一些暗探也随着撤走,不过还是留下不少人在附近徘徊,若不是因为安江顺和李月婵两个人不想树立更多敌人,霍宗好几次都差点儿忍不住想要带着镇守府亲兵队去把这些家伙通通抓起来丢进大狱关上个一年半载。

    “也就是说,还有人敢在我家周围监视?”安江顺问到霍宗,霍宗点点头表示没错。

    “明天带着人,给某把周围的暗探全部清理掉!”安江顺对霍宗说到:“就以有人密谋行刺公主报复某为由!不杀几个人还真以为我这冠军侯是靠吃软饭而来的吗?”

    安江顺此时的火气很大,虽然府外的探子并不能看到府内的生活,但外面不少探子还是让他有一种隐私被窥视的感觉,这令安江顺心中很是不爽,不爽怎么办?那就只有拿几个人来开刀了。

    “夫君,你总是这么打打杀杀的别把孩子吓着了。”正好这时李月婵从卧室出来,安江顺赶紧变了一个脸迎上去说到:“我的好公主诶,你就快生了就不要不出来晃悠了啊,万一摔着绊着怎么办?”

    李月婵已经怀孕近九个月了,这万一绊着磕着了,孩子还是小事儿,这万一大人出了什么事情那可怎么办啊。见安江顺关心自己,李月婵噗呲一笑说道:“好了,我这不是在房间里待着太无聊了吗?”

    “好吧,好吧,来你先坐下。”安江顺赶紧扶着李月婵坐下,然后转身对一旁的霍宗说道:“霍大哥,你先去准备吧,要做就要将之一网打尽。”

    “多大个事儿嘛,值得你这么动怒吗?”

    “那还不是他们招惹到你夫君我了,做个暗探都不会,还被人发现了,既然被发现了他们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再说了,直接将这些人定为阴谋伺机报复我之贼寇,任凭他们后面的人也不敢冒头找我麻烦。”安江顺不屑的说到,他是不想树立敌人,但前提是最好不要激怒他,现在府外这些暗探就这样肆无忌惮的监视自己的家,安江顺心说我好歹也是冠军侯,帝国堂堂二品大将军,就这样不把我放在眼里,一点儿游戏规则也不讲,那就别怪他也不客气了。

    “我真是看不懂你,明明都是大将军了,有时候还跟一个小孩子似的置气。”李月婵没好气的说到,不过她心里面确实也有些厌烦府外那些家伙,她这都两三个月没有出过一次门了。

    “我这不也是为了你和孩子嘛,万一其中真有心怀不轨之人呢?”安江顺强词夺理到,李月婵说不过安江顺,干脆就不跟他说这个了,而是问到两个孩子去了哪里,安江顺努努嘴:“跑院子里玩儿去了,等这个年过了,就该让他们开始学习了。”

    这一点李月婵倒是没有反对,孩子从小开始培养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只不过安江顺家的教育会让大部分人觉得奇怪,因为在他们家作为姐姐的安彩萱不仅要学习各种女红以及琴棋书画,每天还要练习武艺,打磨身体以激发身体的最大潜能,而作为弟弟的承武则是主要学文,武艺这东西,安江顺已经放弃了,只教了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让安承武坚持锻炼,不管做什么,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很需要的。

    程野就曾经取笑安江顺一声本领没有人继承了,安承武注定是不可能继承安江顺衣钵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将军了,而安彩萱因为是女性,就算是在相对的开放的大唐也很难有机会带兵打仗。

    不过现在安江顺又有了新的希望,那边是李月婵怀中的小家伙,安江顺希望这第二胎是个男孩儿并且可以继承他一身本领,这倒不是安江顺重男轻女,实在是他还是想有一个人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不然后人一提大唐冠军侯的后代竟然每一个能的上阵杀敌领兵打仗,岂不是让人笑话。

    “儿子啊,你可要乖乖的,长大了,爹爹带你骑大马打大虫去。”安江顺把闹大凑到李月婵肚子上听着里面的心跳声一边自言自语的说到:“到时候让你做个大将军。”

    “你怎么就知道是个儿子呢,万一是个女儿呢?”李月婵问到。

    “我有感觉这一定是个儿子!”安江顺肯定的说到。

    “那万一不是呢?”李月婵刨根问底到。

    安江顺神色一正,眼睛看着李月婵:“那我们就再生一个。”

    “去,谁还要给你再生一个啊,怀个孩子实在是太累了。”李月婵叫苦到:“宝宝啊,你以后可不要跟你爹学,阿娘怀上你,你爹就跑外面去了,都不管阿娘。”

    安江顺哭笑不得:“你这都教的是什么呀。”

    “我这是教我儿子做个顾家的人,不要像他父亲一样整天不着家。”李月婵故意气到安江顺,安江顺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是啊,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那个妻子不是想让自己的男人能够多陪一陪自己呢,李月婵自从嫁给他以后就来到了渤海,虽不说条件有多艰苦吧,但是比起八水绕长安,渤海的自然环境可就要差的多了,更别说李月婵那可是皇帝最喜欢的大女儿,在长安和在渤海能享受到的完全不一样好吧。

    安江顺坐到李月婵身边将李月婵搂紧说到:“跟着我苦了你了。”

    ……

    时间过的很快,整个开元十四年在平稳中渡过了,除了南边时不时传来的战报让安江顺有些不爽外,只有年末的最后几天,李月婵生子让安江顺紧张了两天,而后李月婵平安生下一一个男孩,一家五口人高高兴兴的过了一个幸福新年,时间就来到了开元十五年。

    新年一过,安江顺就在期盼唐文海一行探索队平安归来,并且带回了他期盼已久的玉米和土豆、红薯等作物,这三种作物探索队随便带回来一种都能让大唐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只不过安江顺没有想到这一等便是大半年,直到开元十五年十月,马上就要进入结冰期了,一个从南边赶来的信使冲进了渤海城内的冠军侯府,唐文海回来了!

    得到消息的安江顺立刻从椅子上蹦了起来,问到信使:“回来几艘船?”

    “回侯爷,回来五艘,唐都尉说其余人留在了那边建立根据地。”

    得到安全的消息,安江顺迫不及待的走进卧室随意收拾两件换洗的衣服然后让霍宗告诉李月婵他出去几天,带着彭宇和十几个亲卫就赶往了朝阳港。

    两天后,也就是开元十五年十月九日,安江顺赶到了朝阳港,见到了唐文海,一年不见,唐文海憔悴了不少,长期的海上生活让他们也清瘦了不少。

    “苦了你们了。”

    “都是为了大唐,不辛苦。”

    “怎样,带回来吗?”安江顺迫不及待的问到,得到唐文海肯定的回答后,安江顺兴奋的自己鼓掌对唐文海说到:“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文海你们是大唐的功臣啊!”

    “快让我看看!”安江顺赶紧让唐文海将带回来的作物拿给他看,唐文海让手下的水手取来两个麻袋,里面装满了红薯还有玉米棒子。安江顺看着红薯还有玉米棒子,激动的落下了泪水,他兴奋的对唐文海说到:“有了这些东西,大唐百姓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红薯可以通过移栽藤蔓的方式进行播种,普及速度很快,只不过要培育更优秀的品种则需要一定的时间,至于玉米,安江顺记得这黑土地就是最好的种植地,而且玉米需要一颗颗种子普及速度远比不上红薯,还是先在北方进行推广吧。

    不过不管是红薯还是玉米,都需要等到来年开春后进行试种,尤其是红薯,安江顺决定利用其特性进行大规模移栽,等收获了大量第二代红薯后再将其献给李隆基,奏请李隆基在全国进行推广。尤其是要优先在一些贫困的山地进行推广,以帮助这些地方的百姓解决温饱,只要温饱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一个农业国家最重要的问题,也只有百姓不必为吃饱饭而烦恼的时候,整个国家才更容易朝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