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561章:大燕国
    “反守反击?”程野有些不解,其他几个将领对这四个字也有些不解,防守反击,到底怎么个防守,又怎么反击呢?

    “你们看,魏州的地形对我们其实很有利,总体上,我军占据了地势较高的地区,居高临下打击敌人,这对我们很有利,而且你们看,这几处有很多可以打伏击的地方,所以本侯决定在这两处分别设下伏击,先给来犯的叛军狠狠狠一下,让他们也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痛!”

    “侯爷,目前我军只有安东军六万将士战力尚可,剩下四五万人缺少训练,装备也很一般,下官担心可能不是叛军对手。”颜真卿起身对安江顺说到。

    “颜太守不必多虑,只要谋略得当,我军是可以再实力稍弱的情况下战胜敌人,本侯也知道我军近一半将士不仅没有实战经验,也缺乏训练,这也是为何本侯选择反守反击。”安江顺对颜真卿说到:“先和叛军进行小规模的接触战,利用我军对地形地势的了解,发挥主场优势,利用有利地形伏击叛军,袭扰叛军,取得小胜,让兄弟们建立起信心,有了信心,士气上来了,这仗也就好打多了。”

    “积小胜为大胜,侯爷足智多谋,眼光过人,下官佩服,佩服。”颜真卿对安江顺行一礼,然后请战到:“侯爷,下官请战,下官愿意率领五千士卒去袭扰叛军。”

    “颜太守主动请缨,很好,本侯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打交道。”安江顺对颜真卿说到:“既然颜太守都主动请缨了,本侯也不能拒绝,这样吧,我给你三千安东精锐,三千地方团结兵,你的任务也很简单。”安江顺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一处山脉说到:“就是这儿,这是叛军北上魏州的必经之路,你就此处设伏,利用山区和树林伏击、袭扰叛军,记住你的任务是袭扰伏击,不是和叛军正面交战!”

    “下官领命!”颜真卿揖手行礼,安江顺点点头,让颜真卿坐下,作战会议还没有结束。

    “东边这条路已经有颜太守了,还剩下西边这条小路,你们谁愿意去?”安江顺问到帐内众将。

    “末将愿往!”邓晨踏步上前请命。

    “好,那这西边小路就交给邓校尉了,本侯给你四千士卒,你和颜太守任务一样,袭扰伏击叛军,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得和叛军正面交锋,若果叛军攻势太猛,你们就撤回来,明白了吗?”安江顺对邓晨还有颜真卿说到。

    “末将(下官)明白。”

    “另外,程野、魏勋。”

    “末将在!”

    “你们两人抓紧时间训练新兵,本侯不管有多少困难,在叛军兵临城下之前,至少你们保证这些新兵拉上战场不会连方阵都走不整齐!我要你们教会他们走方阵,熟悉我安东军作战方式,本侯不想在将来看到一群连盾阵,连长枪阵都排不出来的军队!”

    虽然程野是自己的二哥,魏勋也是跟着安江顺不少年的老人了,但是这说起正事来,安江顺可一点儿也不会留情面,情义归情义,做正事儿的时候,该怎么样就得怎么样。

    “文间。”

    “末将在。”

    “你的任务更重要。”

    “请侯爷下令。”

    “本侯令汝率领一万骑兵在颜太守北边待命,你有两个任务,一做好随时接应颜太守的准备,二,等颜太守撤回来后,敌人走出这片区域便是辽阔的平原的地区,我想不用我来教你怎么用骑兵吧?”

    “侯爷放心,末将明白。”

    “安西军实力很强,我想不必我提醒你们你们也知道,在座有不少人也和安西军打过交道,当年我们在安西反击大食的时候,大食人的战斗力你们也都见识过了,说这些,本侯只是想提醒你们,不得掉以轻心,安禄山的叛军并不是乌合之众,他是一支强军,明白了吗?”

    “是,侯爷!”

    ……

    天宝十五十二月,史思明率领的叛军和北方官军已经打了一个多月了,双方互有损伤,由于安东军一方有安江顺为主的优秀指挥层,以安东军为核心的北方官军在兵力弱于叛军的情况下取得了微弱的优势,史思明率领的叛军被拦截在了魏州以南两百里处不得前进。

    安江顺和史思明两人在北方陷入了僵局,本应该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地区却莫名的陷入了一种平静的状态,或许这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宁静,当然也有可能只是两军目前都找不到更进一步的办法罢了。

    史思明怎么想的,安江顺并不知道,但是安江顺很清楚他现在在做什么,安江顺在等,在等一个更好的时机,安江顺在等南边的官军能取得一些进展,让叛军感到威胁,从而让史思明束手束脚不敢轻易动作。叛军的总体实力确实太强了,大唐朝廷有很强的战争潜力这确实没错,但是要将这种潜力转化为战斗力和实际的军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一年以来,叛军进展迅速,朝廷一直在损兵折将,看似军队数量上来了,但是这战斗力不升反降,南北西三个方向的朝廷官军加起来兵力已经接近五十万,但是只有不到二十万是真正能够拉上战场就打仗的军队。反观叛军,总兵力虽然刚过三十万,但这三十万几乎全部都是精锐,尤其是那十万大食军队,更是黑衣大食人从全国精挑细选的士卒,装逼也是最好的,以往一直横中直撞的安江顺这一次变得很谨慎也并非没有道理,实在是他的本钱大不如当年巅峰时期那样,损失多少就能补充多少,现在他手中就只有这六万精锐,损失了,补充上来的全是新兵,守城尚可,野战攻坚那就是在送死。

    所以安江顺在等,他在等有了宋超率领的四万安南军精锐加入后,这南方的官军能取得一些进展,将南边的叛军主力牢牢的吸引住,安江顺这才敢和史思明决战。

    然而安江顺并没有等来他想要的好消息,他等来了一个惊天的大消息。

    就在整个国家狼烟四起的时候,进入雒阳城的安禄山,看到雒阳城中保存完善的宫阙尊雄,终于安耐不住心中想到当皇帝的想法了,安禄山自己谋划,指挥洛阳耆老僧道劝进,让安禄山继承大宝。

    安禄山按照惯例两次假意推辞后,终于在第三次的时候,答应了雒阳耆老僧道的殷切请求,宣布自己登基为帝,

    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定都雒阳,年号为圣武,达奚珣以下数人暂任丞相各职,史思明为骠骑大将军,继续率领征讨安江顺。

    “某自开元年来,勤勤恳恳为大唐效命,然则皇帝昏庸,听信奸臣,污蔑忠良,今朕将取而代之实顺应天命。”安禄山在登基大典上戴上了自己的皇冠,穿上了象征皇权的龙袍。

    安禄山登基为帝,建国号位大燕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收到王成安的密报,安江顺发出了重重的叹息声,“他最终还是走出了这一步,连最后的遮羞布也不要了。”

    “是啊,安禄山建立大燕,虽然还得不到广大百姓的支持,但至少在表面上他已经是一个独立政权,拥有朝廷和军队,拥有一个完整国家体系,局势越来越难了。”

    “安郎,接下来我们怎么办?”程野问到安江顺,安江顺沉思片刻说到:“发出檄文,他安禄山不是让我们投降吗?不是让我们向新朝廷效忠吗?檄文内容就写三个字,汝乃白日做梦!然后给安禄山送去一样礼物。”

    “什么礼物?”

    “一件女人衣服如何?”

    “有意思!”听到安江顺的话,程野笑了笑,大家都是年纪一大把了,还这样做,程野很想看看安禄山收到这个礼物会是什么表情。

    “真是可惜,我们看不到安禄山收到礼物时的表情了。”

    “大燕国!安禄山欺人太甚!”远在扬州的李隆基也收到了安禄山建国登基为帝的消息,李隆基在第一时间就发出圣旨称大燕为伪朝廷,安禄山只是一个伪帝,不是朝廷正统。

    大义还是在大唐这边,天下大部分士子也还是支持大唐朝廷的,虽然他们有人支持的是李亨,而不是李隆基这个老皇帝,但总体来说,天下士子支持的都是大唐李氏皇室,而不是安禄山,儒家忠义思想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深。

    安禄山建立大燕国,登基为帝后,最大的作用便是满足了安禄山的个人私欲,其次便是安禄山在和大食人来往的时候,终于有了一个完全平等的地位,现在大家都是一个国家,都是主宰者了,和黑衣大食人的合作就不再是勾结了,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

    为了打击安禄山的嚣张气焰,李隆基下旨南阳太守鲁炅率领荆州、岭南、黔中等地以及两万安南军精锐共计十三万军队出征北上攻打叛军,在叶城北边和叛军爆发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