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32章:完婚?
    李隆基转头对一旁站立的高力士说到;“高力士。”

    “奴在。”

    “汝下朝后便去公主府走一趟,将此事告知长公主。”

    “奴记住了。”

    朝会后,宋璟与一众政事堂(大唐宰相会议处,唐宰相不一定为品阶高者,往往皇帝都会任命自己最为信任和一部分品阶低的官员加之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参与宰相会议,到了李隆基一朝,没有这些头衔就算是尚书仆射也不能进入政事堂。)官员全部来到了尚书房求见李隆基,

    跨进尚书房,宋璟立刻对李隆基说到:“陛下,孝期嫁女于礼制不符,是否考虑一番?”作为首辅,宋璟不能看着李隆基犯错,皇帝是天下人表率,皇室的一言一行天下臣民都看在眼中,长公主在孝期内出嫁这事情说出去有损皇室威严,作为皇室的绝对支持者,宋璟绝对不能够让李隆基犯下如此错误。

    “诸位爱卿若都是为此时而来便不必再多言了,此事朕心中已经有了决断。”李隆基对宋璟等宰相说到,黄门侍郎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百里雄上前对李隆基说到:“陛下,臣等也是为了陛下以及皇室威严考虑,担忧此事会引起天下百姓尤其是那些世家借机诋毁公主清誉,陛下威严。”

    “陛下,百里侍郎所言甚是,于情于理,陛下嫁女乃是家事,我等作为外臣本不该多言,然则此事关乎皇室威严,还请陛下三思而行。”

    “你们也都这么想?”李隆基看向其他人问到。

    众宰相赶紧揖手致歉,李隆基让众人起身,他对众人说道:“自从皇后去后,月婵便不再以笑脸示人,心情低沉,日渐消瘦,朕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啊,诸位爱卿都乃父亲想必能体会到我之感受吧?”

    “臣等明白。”

    “月婵日渐消瘦,朕思前想后也只有尽快让她与安江顺两人完婚,想必有安江顺之陪伴后,让月婵与安江顺回渤海生活也许就会忘记往事。”李隆基对众宰相说到,“加之安卿在开元七年到现在立下太多大功,我作为大唐皇帝不能不赏,单单是进爵两级难以表示朝廷对安卿之厚,朕便想着将月婵提前下嫁安郎以表示朕对安卿之厚爱。”

    “陛下深思熟虑,臣等不及也。”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宋璟他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只能默认皇帝的想法,宋璟等人也都想通了,他们这些做臣子话也说完了,,做皇帝的李隆基自己都不在乎,他们又何必对皇帝家事疲于伤神呢。

    不过为了让百姓尤其是那些世家诋毁皇室,宣传对皇室不利的言乱,回到府内后,宋璟还是令人将今日朝廷上发生的事情通过一些隐秘渠道散了出去,一来让天下人有个预先的心理准备,二来宋璟也是想看看天下人对此事有什么看法,为了不让天下人误会,宋璟还特意嘱咐务必要将李隆基的本意原原本本的传出去,不准落下一字。

    第二天入宫,宋璟又特意进宫请示李隆基让李隆基在城中张贴皇榜将长公主提前出嫁之缘由详细的在皇榜上写出,好取得百姓的支持。

    又是两三天过去了,关于李隆基要提前下嫁公主令李月婵与安江顺完婚的消息已经被广大的京城百姓明晓,对此,京中百姓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有人无所谓,也有士子儒生对皇帝此举表示了不解或者明确反对,认为李隆基此举有违礼法。不过大部分了解了事情详细的百姓还是对李隆基的圣意表示了认同,百姓们都觉得李隆基是一个好父亲。

    经过了此事,也让天下百姓看到了皇室普通人的一面,使得皇室更显亲民的一面,这倒是李隆基与一众朝臣没有想到的事情。

    开元九年五月十八日,李隆基正式下旨,正式赐婚安江顺与李月婵两人,责令安江顺在开元九年九月前赶回长安与李月婵完婚,六月初,还在忙于舔舐战后创伤安置安氏部落牧民的安江顺突然就收到了李隆基急召自己回京完婚的圣旨,安江顺收到圣旨的第一反应是李隆基是不是昏头了,婵儿不还在孝期吗?此时成婚难道不会让朝中那些老夫子口诛笔伐吗?

    看完李隆基的私信,安江顺才知道原来李隆基是每日看到月婵闷闷不乐,日渐消瘦这才下令赐婚他们,同时提前下长公主给安江顺也是李隆基对安江顺的赏赐,听闻李月婵整日闷闷不乐,安江顺也就不在乎其他事情了,婵儿开心更重要。而且李隆基在信中提到完婚后安江顺可以带着李月婵返回渤海生活,安江顺更是兴奋不已,不管李隆基出于什么考虑竟然会同意李月婵跟自己回渤海生活,安江顺心中都充满了兴奋,这可是好事情啊,安江顺立刻带着圣旨跑到都督府衙门后院找到了阿史德氏。

    “阿娘,皇上来圣旨了,让我九月之前返回长安与月婵完婚。”

    “完婚?”阿史德氏惊喜的看向安江顺,作为一个突厥女人阿史德氏并不知道唐人的礼法,她只关心自己的大郎马上就要成家了,很快自己就会有孙子了。

    “正是,时间紧迫,后日我们便要启程。”安江顺对阿史德氏说到,阿史德氏有些疑惑的看向自己儿子问到:“为娘也要去长安?”

    “正是,陛下已经封你为四品夫人,封阿爷为安州都督总领归唐突厥人。”安江顺将另外一封圣旨交给阿史德氏说到:“等阿爷回家你便将圣旨交给他吧,官服与大印此次南下到了长安再去吏部领取。”

    从阿史德氏处出来,安江顺让人将程野等人召集到一起,半个时辰后,岳云、程野等人都从各自官署赶到都督府衙门,见众人都到齐了,安江顺站起身掏出怀中的圣旨摊开。

    见安江顺掏出一封圣旨,所有文武官员赶紧站了起来,面朝圣旨揖手弯腰行大礼。

    安江顺念到:“大唐皇帝陛下有诏,朕听闻尔等渤海将士给予来犯强敌以迎头痛击……从即日起重建大唐安东都护府,撤原渤海大都督府,安东都护府下辖靺鞨郡、渤海郡、平壤郡、辽州……原渤海大都督安江顺领安东都护从三品,原渤海副都督程野领副都护正四品上,原渤海长史岳云为安东长史正四品下……原渤海都尉莫鱼加封定远将军…此诏大唐开元皇帝九年五月。”

    “诸位,从今天开始渤海大都督府便成为了过去,从今日起,我们便是大唐安东都护府一员了。”

    “我等定忠于朝廷,为陛下尽忠!”

    安江顺压压手让众人坐下。“好了,都坐下说吧。”

    “诸位同僚,从今日开始,我等便要以安东都护府自称了。”安江顺高兴的说到,他对彭宇说到:“立刻让人将此圣旨誊抄五十份送外各郡县张贴。”

    “是!”彭宇手捧着圣旨走进一旁的侧室,让几个文士立刻誊写诏书。

    彭宇离开,安江顺又对众人说道:“召集你们还有另外一件事情,与方才圣旨一同到的还有另外一封圣旨,圣人下旨让我几日启程务必在九月赶回长安与长公主完婚。”

    “可长公主孝期并未结束,此时完婚,这陛下……”

    “程副都护慎言!”安江顺打断程野说到:“陛下来信已经详细说明了此时,提前完婚一来是因为月婵因皇后去世每日闷闷不乐陛下想借此让月婵高兴一下,二来则是因为此次封赏除了封赏某两级虚爵外并未有其他实封,陛下也是借此赐婚表示对某之厚爱,也好让某尽快带月婵回渤海一同生活,想必离开京城以后,月婵心情能更好一些。”

    “那都督。”

    “嗯?”安江顺斜过头看向岳云,岳云赶紧改口称到:“这叫习惯了,一时间还真有些不习惯,都护,此次南下安延偃与夫人随行吗?”

    “他们是某家人自然是要一同南下的,与此随行的还有程副都护,郭子仪都尉以及我们的莫鱼将军。”安江顺对三人说到:“你们也不必怀疑,这是陛下特意嘱咐的,让某挑选几个渤海将领随某一同返回长安参加某之成婚典礼。”

    “这么说我也可以回家了?”程野兴奋的说到,离家数年,此次他终于也可以回去看一看自己的阿娘了。

    “另外,我的亲卫队还有陷阵营都要抽调三百人随某南下。”安江顺对众人说到:“这些兄弟将会婚礼上充当仪仗,一定要挑选最精壮的士兄弟,这可关系着我们新建安东都护府以及某之脸面,明白吗?”

    “末将明白,末将回营后立刻挑选全营最精壮的士卒随都护南下。”

    “我与程副都护离开后,都护府一切事宜由岳长史做主,若是有突发事件,则由黄将军、皇甫屯、文间、卢文涛你们五人商议后行事。”

    “我等明白!”

    “好了,今日就这样吧,尽快将圣旨内容张贴至各处布告栏,让百姓们也一同高兴高兴。”安江顺挥挥手让众人可以退下了。岳云等人起身告退,房内只留下程野一人,他还有事情要与安江顺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