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四十五回 十三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就又有人说道:“这不是识时务的说法。现在只有听从朝廷的安排,归顺胡烈胡老爷才是正道,才是对咱们子孙后代的负责。”

    支持刘吉的人骂起来:“你胡说!我们决不做软骨头的人,宁死也要死得铁骨铮铮。”

    于是双方话不投机都动起火来,怒目相视。有人忍不住用手去抓刀柄,看起来马上就会发生火并。刘吉立刻使眼色,他的一部分亲兵立刻围上前来。那些主张投降的人,一看这种情况,也拔出刀来,有人也跑去招呼自己的死党。而那些被刘漫天派来劝降的使者早就袖着手躲在一旁,准备看这些泥腿子们的笑话。

    这一边正闹得不可收拾时,忽然有一个娇俏的小丫头从人群里面钻了出来,用一种似乎是咬着舌尖的呢喃软语,说道:“你们大伙儿都不要闹哩,小心叫下面的官军看了笑话,到时候大家都落不了一个好。”

    一听这话,众人都安静下来。倒不是因为强敌在侧而冷静下来,实在是这小丫头片子的稍微带着点岭南儿化音的江东官话听上去实在太新鲜了。再一看这女娃儿生得水灵灵的,配上一身劲装结束的素衣,颇有几分超凡脱俗的神仙之态。大家就更没有动粗的想头了。已经拔刀在手的人,也重新把刀插回鞘内,去呼喊助拳的人也都转了回来,竟然没有人再想火并的事了。刘吉也后悔自己刚才的处理有些鲁莽,真要闹将起来,高阳兵再乘机猛攻,局面可就不可收拾了。于是,他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打量了这个小丫头半晌,连珠炮似的问她道:“妹子,你是哪里人呐?怎么到这里来的?你来这里做什么?找丈夫,找父亲还是找兄弟?”

    小丫头把脑瓜儿一梗,慌忙摇着小手儿,说道:“这个跟你们不相干呢,你们也不要打听。我来这里就事论事,你们大家伙中,有人觉得应该死战到底,有人觉得应该投降,谁是谁非,我现在也不去说。我今日不管什么忠孝仁义,只是为了替你们大家的身家性命说几句。如今我看多数人都不愿意投降官军,这是很有骨头的人,很有血气的人,我呢,对他们的心情最了解。刚才他们咬牙切齿,几乎动起手来,这是情绪使然的,我明白。我想各位愿意投降的也一定明白,不要记着这一时的翻脸,要想到我们在一起共患难共苦乐的日子,多少人在我们周围死去了。想着这一点,你们愿意投降的各位就不会恨他们了。”

    许多人听了点头,有人感动得噙着眼泪,有人低下头去。小丫头片子继续说下去:“如今有人愿意出去投降,我觉得也不该责备。毕竟现实就在这里摆着,敌众我寡,抵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贪生怕死也是人之常情。也有人为了保全妻儿父母而忍辱负重,这样顾家孝亲之人更不应该受到责难。因为即使不投降,他们留在这里对我们的存亡、战斗的胜负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大家口口声声说做人不能忘本,我们都不能忘记在这里,他们也流过血,出过力,也与我们一起并肩战斗过。如今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朝廷又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要保谁呢?所以纵然我自己不投降,我对愿意投降的也不深加责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合好散,只要你们投降之后,不要再领着敌人杀回来,就算你们对得起我们,对得起以前的战友,对得起在这里死去的兄弟手足……”

    说到这里,她自己竟然也忍不住哽咽起来,热泪籁籁地滚落脸颊。此刻,不管是心中愿意投降的,还是反对投降的,对她这一番话都感触颇深,眼眶里面也都滚出了眼泪。刘吉惊异地看着这个估计年龄还不到二十的女娃子,说出来的话却似乎是一个饱经人世沧海桑田,惯看天下风云变幻的老者一般。这种态度,这种语气,刘吉似曾相识。当初,他在孤山受训的时候,与赵钦有过一面之缘,也是对自己如此推心置腹,如此通情达理的……

    “这小丫头背后一定有大故事……”刘吉如此想着,忽然就瞧见这丫头片子扭过头来对他说道:“刘大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随他们去吧。”

    刘吉皱眉不语,显然是不太乐意,半晌才说道:“这也太便宜这一些软骨头啦!叫众位跟着咱们出生入死的弟兄寒心。”

    小丫头伸出小拇指,悄悄捅着他的软肋,低声说道:“你啊你,今年也有三十多岁了,怎么看事情还不如我一个小丫头透彻呢?就拿今天的事来说,今日众将会议,商讨大计,有人打算出降,你就忍耐不住,想动武。你没有想到,这恰好合乎刘漫天的心愿,他们正巴不得我们自家窝里先杀起来。何况,如今大兵压境,内无粮草,军心不可能还像以往一样。倒不如愿走的就让他们走吧,留下的能够一心一意同敌人打仗,如果硬把愿降的留下,等到高阳兵攻寨时,他们竖起白旗,整个寨子就没法守了。这不是动武的时候。好合好散,不看今日,多看昨日,这些人不也是在老王爷大旗下边,出生人死,立过功劳,纵然没有立过功,也吃了不少苦。今日就让他们走吧。还有山下那些妇女老弱,留下白白地死在屯子中,对我们也没有好处,何必呢?让他们都走吧。你今日心也太窄了,几乎闹出了大乱子。”

    这一番话下来,说的刘吉心服口服。他点着头说:“姑娘说得很是。我今日一时忍耐不住,几乎互相残杀。”他随即向众人说道:“不管我们有几个弟兄愿意出降,在出降之前,你们还是北衙的兵。如何出降,由我来安排,你们不用操心。现在你们各人要认真防守大寨,千万小心,不要让敌人趁这时候突然劫营,使我们吃了大亏。我并不怕死,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想许多弟兄都有同心。如果大家怕死,不会支持到今日。可是我们不能在最后的关头疏忽大意。只要我们小心,纵然战死,也会使敌人比我们死伤更多。如果我们疏忽大意,被敌人劫了营,那就太不划算了。所以你们没有出降之前,一切令行禁止都要听从我的命令,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