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四回 八
    原来,龙在天攻打麂麋山之时,王知节为了获得调集兵马的时间,采用了高季左的诈降之计,把义军进攻时间拖延了十日。

    王知节与龙在天在麂麋山私下会面的消息很快就被锦衣府的缇骑知晓,并通过锦衣府的消息网,迅速报知了远在金城的王一坤。赵德听了奏报,可是给吓了一跳,说道这可了不得,王知节难道也想造反么?

    小皇帝如此重视此事,王一坤自然不敢耽搁。他迅速给还磨磨蹭蹭留驻鄱阳的堂弼发了密折,要他立刻南下江州查处此事,一俟发现王知节有谋逆之言行,就地格杀勿论。

    那个时候,龙在天已经攻下都昌,声势甚为浩大。整个江州局势危急,人心惶惶。堂弼虽然不情愿,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也只好带着数名缇骑一齐望江州而来。

    茅良卿没了王知节在身边拿主意,整个人在江州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虽然说王知节在麂麋山打了胜仗令他脸上增光不少,但梁平的精锐部队到达都昌的消息又令他焦虑不安。对于越水新军的战斗力,他是素来有所耳闻的,也知道王知节东拼西凑的这些土兵们充其量也就能缉捕小贼而已,绝非梁平手下久战之兵的对手。

    果不其然,失利很快就到了。

    王知节在麂麋山大败龙在天以后,俘获了三万义军及其家眷不说,还得了无数义军大船、辎重。王知节战胜了一下子就气壮了不少,眼珠子也就顺势挪到了脑壳顶上去了。他听说梁平在都昌只带了三万兵马据守,立刻就觉得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战机。特别是在北线战场官军连战皆北,节节败退的当下,他若能在东线战场上击败甚至斩杀贼酋梁平,这个功劳确乎是要威震天下的。所以,血气上脑的王知节在短短的三天时间之内,就把军队扩张成十万之众,便亟不可待地调兵遣将再次出征。

    王知节正在兵寨之中与众将商议着收复都昌的安排部署的时候,高季左忽然从外面不请自来。

    王知节笑问道:“老哥不去筹措出征的军需粮饷,怎么有功夫到我这里闲逛?前次大捷也多仰仗老哥的奇谋妙算呐!”

    高季左也不拘礼,只是盎然而入,说道:“仁兄立了大功,圣上赏了黄马褂穿。我高季左还得穿青马褂呀!”

    王知节笑道:“在下在奏报里面也并没有疏漏老哥的大功啊。无奈朝廷看战功,眼睛盯得是统军的将帅,对幕后的人常常忽视啊。”

    高季左默然一会儿,挥着手道:“玩笑,玩笑而已。”

    王知节等人大笑一阵,说道:“老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你必有要事而来。”

    高季左吃了一口茶,说道:“我从外地招来了五百个木匠,已经住在山下了。”

    “这是何故?”王知节作怪道,“难道是要为我打造登城的器械吗?”

    高季左答道:“非也,非也。就是让他们日夜打造棺材也未必够用啊。”

    王知节的脸色立即阴沉下来,他身边的黄明也把眼睛一瞪,质问道:“高季左,为何要做狂士之举啊?如今大军出征在即,你不祝我等旗开得胜也就罢了,却还要打造棺木,是何道理?”

    高季左并不作答,只是冷笑不已。

    王知节问他道:“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高季左长叹一声,说道:“手无利剑,说话也没有分量。我只想问一问,王公子下一步准备如何破敌啊?”

    王知节说道:“我再攻打都昌。都昌只有三万贼军,我举七万大军水陆并进,以众击寡,可稳操胜券。都昌被攻克,则可兵临靖南关下,把贼军压缩回越水。”

    高季左冷笑道:“攻克都昌,谈何容易啊?梁平之军虽少,但俱为越军精锐,绝非龙在天的乌合之众可比。更兼其本人用兵奇诡,都昌打不下来。”

    黄氏兄弟哈哈大笑,对众人说道:“高先生既然口口声声说梁平用兵奇诡,想必是与他交情匪浅,否则又何以知之啊?”

    高季左道:“说这些话岂不没有意思?我在这里说这些逆耳忠言,又不是为了一官半职,还不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危吗?”

    王知节赶紧起身笑道:“老哥不必听奴才们在这里信口胡言。嗯,老哥你认为应该如何克敌呢?”

    高季左说道:“我以为都昌不可轻取。”

    戴德孺说道:“那总不能因为城坚不可摧,就无所作为啊。”

    高季左道:“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坚守广平仓之粮米,则彼军无粮,不战自败矣。”

    王知节咧了咧嘴巴,说道:“从长远看,老哥的话不无道理。可是,圣上会以为我等裹足不前,贻误战机,不可取。”

    高季左摇头道:“唉,你们就要重蹈龙在天的覆辙啦!”

    众将勃然大怒道:“高季左你为何要诅咒官军!”

    “骄兵必败!”高季左对王知节言道,“现在,我军上下无一不骄,以为打了一个龙在天,就是天下第一雄狮。这岂有不败之理?”

    王知节一双眼睛半闭半睁着问道:“那么,我骄傲了?”

    高季左敲着桌子,说道:“我是半个局外人,自然看得清楚。王老弟骄傲如此,竟然还一丝不觉。这正是危险所在,你这种盲目乐观情绪必然会传染给下属。”

    王知节不紧不慢地说道:“自信与骄傲并不相同。人若无自信力必然会一事无成。”

    “好啦!”高季左站起身来,,说道:“那我就只好告辞了,这五百个木匠还是留着给你们打棺材吧!”说罢,拂袖而去。

    众将纷纷不快道:“这个人也太狂了,简直要成咱们的教师爷啦!”

    王知节却摇头道:“他是个有才的人,有才的人都过于自负啊。”

    王知节不听高季左良言相劝,一心要便留下伍文鼎统率三万老弱留守麂麋山,看押义军战俘;高季左负责出征兵马的粮饷供给;黄明、黄亮二人领二万陆勇沿江岸走陆路,自己则亲率五万水师溯闵水而上,水陆并进,试图乘胜一举向西收复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