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锦衣柱国 > 第六十三章 指挥使召见
    袁家喜事,袁忠拿出银子选了正东坊的一家酒楼,大摆宴席遍请乡邻。

    正东坊老老少少但凡认识袁彬的,皆在邀请之列,就连那些半掩门的姑娘们也来了,她们知道自己见不得人,只是在酒楼前奉上份子便识趣地离去,当然,临走前给袁彬抛几记媚*眼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整天下来,袁彬收获了不少份子钱,也收获了不少媚*眼,惹得王素素勃然大怒,只是碍于场面不好发作,至于宴席散后王素素私底下如何炮制折磨袁彬,不足为外人道。

    天黑后,袁家父子关上家门,凑在一块儿数份子钱,数来数去,袁彬发现今日竟大赚特赚,除开酒楼宴席的钱后,居然有数百两银子的盈余,袁家父子惊讶之下急忙查看送礼名单,赫然发现几位出手阔绰的大户。

    未来的老丈人王总旗送了二十两,按王家的家底算,这笔银子应是王总旗咬牙凑出来的,为的是给亲家长脸。

    樊忠送了五十两,以樊家殷实的家底来说,这个数目算是很正常了。

    而袁彬麾下的两名总旗王顺和郑向,每人也送了五十两,为了巴结袁彬这位新上司,两人也算是花了血本了。

    最奇怪的是,袁彬曾经的上司曲百户也送了二十两,这笔份子钱就有点费思量了。

    曲百户算是袁彬的长辈,原本关系还是处得不错的,后来吏部案发,曲百户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犹豫与袁家翻脸,甚至下令对袁彬行刑,袁彬差点死在他手里,从此两人的关系算是彻底决裂,认真说来,双方算是仇人了。

    如今袁彬突然升了官,这位仇人居然送了份子钱,这就有点儿意思了。

    袁彬想了想,然后想通了。

    曲百户是个利益至上的人,这种人的眼里,不存在交情之说,他只认利益,谁有利益谁就是他的生死之交,谁若没了利用价值,他可以马上翻脸成仇。

    袁家父子在他眼里原本是没有利用价值了的,毕竟当初案发之时,父子二人已上了锦衣卫的黑名单,可以说是死定了。两个死定了的人曲百户自然要立马翻脸,保住自己的同时也能向上面表现忠心。

    然而袁彬八字太硬,如此惊涛骇浪之下居然没死,甚至莫名其妙调任天子身边,没当几天差便升了百户,运气可以说是逆天了。

    曲百户左思右想,发现袁家不可得罪,以袁彬如今所受到的圣眷来看,谁都不知道他最终会走到哪一步,万一某日天子心血来潮,想封个官儿玩玩,左顾右盼之后,发现只有袁彬站在他身边,那么这官儿自然是封给袁彬了,不夸张的说,以当今天子的昏庸程度,以及袁彬所处的位置,袁彬接下来稀里糊涂继续升官的概率很大。

    天子近臣的升官速度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不必立功,不必考取功名,只凭天子看你顺眼,你升官就升定了。

    司礼监掌印王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天子还是太子之时,王振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太子身边端茶递水倒夜壶的一个老阉*奴而已,太子登基后,王振一*夜之间便掌了司礼监,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明内相。

    论资历,论学问,论才能,王振算什么?跟谁说理去?

    在曲百户眼里,袁彬shi*、途之顺,已有第二个王振的趋势。在天子身边才当了几天差,寸功未立,只消天子轻飘飘开一句口,袁彬便从校尉直接升为百户,厂卫系统里面,多少人苦苦熬了一辈子,“百户”之职对他们来说仍是遥不可及。袁彬这火箭般的升官速度,跟谁说理去?

    想通了利弊,曲百户决定缓和与袁家的关系。

    不缓和不行,若是仍然敌对的话,过不了多久说不定袁家那小子便升千户了,他的人脉越来越足,背景越来越硬,那时候要弄死他这个小小的百户,就跟碾死一只臭虫般容易,得罪如此运气逆天之人,等于是给自己的性命埋了一颗雷,在它未爆之前,一定要把它拆掉。

    所以袁彬升官大摆宴席之日,曲百户还是让人送了二十两份子钱。

    钱不多,重要的是态度。

    稍微有点为人处世常识的人都看得出,这是暗示求和的信号。

    看着名单上曲百户的名字,袁忠犯了愁,看着袁彬道:“这……如何处置才好?”

    袁彬想了想,笑道:“不必处置。”

    袁忠皱眉:“咱们不回礼么?”

    袁彬奇怪道:“为何要回礼?当初他差点要了孩儿的命,如今不过是送了点份子钱,难道您就打算原谅他吗?”

    袁忠嘴唇嗫嚅了一下:“他毕竟是百户大人……”

    袁彬有些无语地叹气:“爹,孩儿如今也是百户大人。”

    “结怨不如释仇,少个仇人终归少个祸患。”

    袁彬摇头道:“曲百户此人,没资格做我的仇人,也绝不可能做朋友,他眼里只认利益,这样的人,一生成就有限,待孩儿再升了官儿,曲百户的好日子便到头了。他与咱家结的仇,不是二十两银子能抵消的。”

    袁忠若有所思地看着儿子,道:“彬儿,你……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袁彬笑道:“孩儿在天子身边当差,眼界开阔了,人自然会变的。爹,正东坊只是一个小鱼塘,宫闱禁内才是真正的大海,孩儿见过了大海,回过头再看这个小鱼塘,它再怎么搅动也算不得风浪。”

    袁忠点头:“不错,男儿志在天下,正东坊这块小鱼塘只能养出小鱼小虾,只有大海里才可养出巨鲸,彬儿,眼界开阔是好事,人有变化也不坏,为父只愿你心存善念,少造杀孽,在这乱世里好好活下去,如果活得好,不妨腾出手多积善德。”

    袁彬恭敬地道:“是,孩儿知道。”

    目光放回手里的名单上,袁忠再次核对了一下数目,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合计四百余两银子,彬儿,这笔银子可做大用。”

    “爹,孩儿如今不缺钱花,这笔银子您留着,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尽管花。”

    袁忠笑骂道:“可算是阔绰了,看看你这暴发户嘴脸。告诉你,这钱我不花,你也不能乱花,明日开始,你宫里下差之后在京师城里四处走走,多打听多留意合适的宅子,最好是二进或三进的宅子,好一点的地段估摸买不起,但稍微偏远一点的四百两差不多够了,你和素素一起去看,见着满意的便买下来,当作你和素素的新房,你们成亲后便住在新宅里吧。”

    袁彬吃惊道:“买宅子做什么?咱家已经够住了。”

    “咱家只够咱们父子二人住,下月你和素素成亲了难道也要委屈她和你挤在这间破屋里?好歹你也是锦衣卫百户了,终归要有点排场的。再说你每日进宫当差要横跨大半个京师城,哪天睡过了头便误了点卯,冤枉挨了军棍,选个离皇宫近点的宅子买下来,对你对素素对你的差事都有好处。”

    袁彬想了想,点头道:“行,孩儿明日便去寻摸,买个大宅子,咱们都搬进去……”

    袁忠摇头:“我不去,我还是住这里。几十年的街坊和老兄弟都在正东坊,离了他们我活得还有什么意思?你和素素搬走,我留下来,老铁老王还有那么多兄弟陪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你放心吧。”

    袁彬还待再劝,袁忠已瞪起了眼:“就这么定了!”

    …………

    接下来几日袁彬很忙。每日皇宫应差是不能缺席的,下了差之后首先要去槐树胡同的百户宅子,给手下的百名锦衣校尉力士点卯训话,然后还要四处寻找合适的宅子,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累得不行,回到家已是夜晚时分。

    令袁彬省心的是,张大雷给他留的两个总旗办事能力还算不错。王顺和郑向会做人,也会做事,对他这个百户至少表面上很恭敬,袁彬但有吩咐他们也会一丝不苟地照办,从来不打折扣,做事方面,其实锦衣卫每个百户都是有固定任务的,有的是打探情报,有的是官衙坐探,还有的则负责查缉盗匪等等。

    袁彬所在的百户也有日常任务,都是由千户所分派下来的一些琐碎事,袁彬不甚在意,接了任务后便随手扔给王顺和郑向,二人办得倒也滴水不漏。尤其是在袁彬接手了玉河街所有商铺的平安银子,并将收银子的任务转交给两位总旗后,袁彬顿时得到整个百户所有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大家不熟,还是用银子说话最有效率,袁彬也不急着收拢人心,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慢慢巩固和加深的。

    当然,玉河街的平安银子不可能由袁彬这个百户独吞,收上银子后,首先要留出六成交给千户所,剩下的四成才是属于袁彬这个百户的,而这四成里,两位总旗各分半成,下面的校尉力士和帮闲分两成,最后的一成归袁彬个人所有。

    这也是规矩,独属于厂卫的规矩,这个规矩绝对不能破,从上往下看,这就是一整条利益链,任何一个环节被打破,就是捅破了天的大事。

    在这种并非大是大非的事情上,袁彬向来是很遵守规则的,他没有资格挑战规则。

    既然是百户了,有权不用白不用。

    袁彬辛苦找了几天的宅子,没遇着满意的。后来灵机一动,索性以*权*谋*私,将找宅子这件事当成任务交给了王顺和郑向,二人听说是百户大人自用的宅子,非常热心地发动了所有的校尉和帮闲,在京师城里四处打听,每日将京师城内待售的宅子的地段,大小以及价格等信息收集起来交给袁彬,袁彬只需要亲自去看一眼便可,无形中省下了许多精力和时间。

    这天中午,袁彬下了差从皇宫走出来,正打算去槐树胡同点卯,金水桥边忽然走来一位大汉将军,见了袁彬后抱拳行礼,向袁彬转达了一个命令。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要见他。

    袁彬吃了一惊,脸色顿时变得有点难看。

    马顺是锦衣卫最高首领,理论上来说,他是锦衣卫里说一不二的头号人物。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事实是,马顺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是司礼监王振提拔上来的,他是王振的心腹,朱祁镇登基后,任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皇太后在世时,王振摄于太皇太后之威,不敢有任何异动,后来太皇太后薨逝,王振再无顾忌,在朝堂上大杀四方党同伐异的同时,也迅速提拔了一大批忠于他的官*员,将他们安插在各个重要的位置上。

    马顺就是这个时候被王振安插在锦衣卫的党*羽之一,他对王振可以说是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如今的锦衣卫早已不是永乐时期与东厂互为制衡的特*务*机*构,而是成了王振麾下彻彻底底的党*羽帮凶。

    今日马顺要见袁彬,袁彬心中怎能不忐忑?

    他没忘记,自己至今在锦衣卫内还是被当做叛徒一样的存在。锦衣卫的最高首领要见自己,岂能有好事?

    袁彬眉头直皱,站在金水桥边沉思许久,终于还是迈开了腿。

    马顺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办差,北镇抚司离金水桥不远,位于五军都督府南侧,与之毗邻的是六部衙门和太常寺光禄寺。

    门口验过腰牌,袁彬整了整衣冠,缓缓走进镇抚司,校尉通禀过后,袁彬在官衙内院见到了指挥使马顺。

    马顺大约四十多岁,相貌不算难看,五官有个特点,那就是带着笑相。任何时候见到他都好像在笑。

    不得不说,这样的长相挺占便宜的,在结交人脉时尤其有优势,伸手不打笑脸人,再难打交道的人见到这样一张天生的笑脸,至少不会对他产生敌意。

    袁彬见到马顺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都不觉得他是自己仇人的狗腿,理论上欲除他而后快的那种。

    “标下袁彬,拜见指挥使大人。”袁彬恭恭敬敬按刀行礼。

    马顺坐在太师椅上,眼皮没抬,鼻孔里淡淡地嗯了一声,眼睛只盯着手里的景泰蓝青花茶盏儿,仿佛手里的茶盏比袁彬顺眼多了。

    袁彬暗暗苦笑,今日马顺召自己过来明显是为了敲打他的,这一关不好过呀。

    马顺四平八稳坐着,袁彬静静地站在他面前,二人就这样沉默,谁都没出声儿。

    少说少错,袁彬打定主意绝不先开口,以马顺敌视自己的立场来说,袁彬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他训斥自己的借口。

    作为抱上王振的大腿幸进的党羽,马顺资历浅薄,guan*、场基本的养气功夫也没修炼到家,袁彬老神在在地站着没出声,马顺却有点耐不住了。

    于是马顺终于抬眼看了看袁彬,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冷笑。

    “天子隆恩,钦点升任你为百户,袁百户运气不错呀,本官都不得不佩服你了。”

    袁彬垂头道:“托指挥使大人之福,标下愧不敢当。”

    马顺哼道:“本官可不敢被你托福,只不过你是天子近臣,被你占足了便宜,否则,平常人哪有数日便升百户的道理?袁百户,你也莫得意太早,朝堂是个讲究资历的地方,你这样的官儿,在旁人眼里不过是‘幸进’而已,根基浅薄得很呐。”

    袁彬抬头注视着他,目光里充满了人生遇知音的欣喜。

    马顺瞧见了他的目光,顿时有些愕然,仔细咂摸了一下,不由勃然大怒。

    这混账居然用这种眼神看我,你瞅啥?你是幸进,难道以为我也是幸进吗?

    ——勤勤恳恳抱着司礼监掌印的大腿升的官儿,能叫幸进吗?这叫本事!

    不得不说,天子近臣的身份给了袁彬勇气和安全,马顺纵然怒火冲天,却也无法奈何袁彬。

    理论上袁彬是锦衣卫百户,马顺的麾下,可实际上袁彬在天子身边当差,这个身份是马顺必须要顾忌的,尤其是袁彬显然在天子心里有了分量,有了恩宠,马顺就更拿袁彬没办法了。

    于是马顺果断地转移了话题。

    “你的运气是本官生平仅见,不过更让我佩服的是,你的命也挺硬的,但愿你的命能够一直硬下去。”马顺冷笑道。

    袁彬垂头道:“是,标下一定好好活着,为指挥使大人多尽一份心力,为大人分忧。”

    马顺眼睛一眯,目露寒光。

    “知道本官今日为何召你来吗?”

    “标下不知,请大人示下。”

    马顺掀起茶盖儿,悠悠地吹了口气,淡淡地道:“本官听说,张大雷将玉河街的平安银子划给了你,可有此事?”